鲁南化肥厂,鲁南化肥厂山东鲁南化肥厂
鲁南化肥厂山东鲁南化肥厂
鲁南化肥厂位于滕州市木石镇落凤山下鲁南化肥厂,占地61.66万平方米,是山东省最早生产尿素的厂家之一,设计规模年产合成氨6万吨、尿素11万吨(实物)。其产品落凤山牌尿素在1985-1988年连续4年被评为山东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
鲁南化肥厂是国内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行安装建立起来的现代化中型氮肥企业。其合成氨生产采用固定层间歇法造气、三触猫氧化锌脱硫剂、低温变换催化剂和甲烷化催化剂净化新流程,尿素生产采用全循环法工艺。从1966年7月筹建至1971年11月,该厂在国家重点工程会战指挥部的组织下,完成设备安装并成为在全国同时兴建的8家同类型厂中第一个建成并成功投产的。
投产初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设备和工艺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只能维持半负荷生产,产量低,消耗高,亏损严重。经过1972-1975年4年的努力,共生产合成氨9.92万吨、尿素4.69万吨,年均产量分别为设计能力的41.3%和10.6%,累计亏损1681万元,其中1974年亏损高达558万元。
从1976年开始,在化工部的指导下,鲁南化肥厂开始了净化技术攻关,解决了硫堵、脱碳系统腐蚀、催化剂使用周期短等技术难题。1976年产氨5.59万吨,盈利316万元,率先扭亏为盈。1977年产氨6.13万吨,在全国同类型企业中首次突破设计能力。到1978年,氨产量达到6.46万吨,盈利额增至475万元,气体净化无毒脱碳新技术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从1979年以后,鲁南化肥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了38项较大节能改造和增产增收的技术措施。合成弛放气的回收利用、4号锅炉给煤供水自动调节、扩建背压机组实行热电结合等,年节煤约4万吨,给煤供水自动调节为国内同类型厂首创。通过不断革新改造,自1980年起合成氨产量年年突破7万吨,自1984年起尿素产量年年突破11万吨。1979-1988年,共生产合成氨73.38万吨,尿素105.3万吨,1985年分别达到7.76万吨和11.76万吨,创历史年产量最高水平。10年间共盈利3446万元,其中1984年达908万元,创历年盈利最高水平。
鲁南化肥厂为解决脱碳用碳酸钾供应问题,开发了离子交换法生产碳酸钾新工艺,并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经不断扩建,碳酸钾年产能力从初期的800吨增至1987年的6500吨,自1985年开始出口,当年出口50吨,1988年达1059吨,占全国出口量的83%。该厂生产的碳酸钾自1985年开始连续7年被评为山东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1988年还试制成功了颗粒状碳酸钾。
此外,鲁南化肥厂引进了美国德士古开发公司的加压粉煤气化技术,1982年被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并于1987年开始兴建。1988年4月,国家计委批准该厂利用气化工程投产后闲置设备,扩建一套年产8万吨合成氨、13万吨尿素(实物)的化肥生产装置。到1988年底,已完成总建筑面积的65%,总投资额的44.4%。1988年,该厂固定资产原值已达7252万元,净值3466万元,职工28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2人。主要生产设备816台,设备装机总容量2.1万千瓦小时。主产品的产量:合成氨7.26万吨,尿素11.27万吨,碳酸钾1623吨。工业总产值达到5756万元,比1978年的2989万元增长92.6%;实现利税总额1002.4万元,比1978年的576万元增长74%。
农e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