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种植,怎么分辨黄芪的真假?
怎么分辨黄芪的真假?
黄芪属豆科植物黄芪种植,取得茎为药。其味甘性温,是补气的要药,有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升举中气的作用,用于气虚乏力、食少腹泻、久泻脱肛、自汗盗汗、半身不遂、痈疽疮痔久治不愈等多种病症的治疗。在市场上常有假品冒充真品,需要仔细鉴别。
真黄芪特点:淡棕色或黄色,圆锥形,上短粗下渐细,长约20厘米~120厘米,表面有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韧。断面纤维状,显粉性,皮部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味微甜,嚼有豆腥味。
常见有黄芪假品有锦鸡儿、紫花苜蓿、白香草樨、大野碗豆、兰花棘豆、蜀葵、欧蜀葵、圆叶锦葵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形亦呈圆柱形,但个体均较小,约5厘米~50厘米长;色近似棕或深棕色;纵纹及皮孔多不全或缺少皮孔,有的根部有分叉;质或坚或韧或脆;断面多呈纤维性或刺状;味或淡或甜有豆腥味,或微甜无豆腥味,或苦伴豆腥味很浓,或有刺激性。
总之,在购药时仔细观察药品的大小、外形、断面,尤其是味感,就能很容易地鉴别出真假黄芪来。
如何养殖何首乌?
、生长习性黄芪种植。喜温和潮湿气候,忌干燥和积水。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结构疏松、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粘土生长不良。主产河南、广东、贵州、江苏、湖北、四川。
栽培要点
1、选地整地。选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耕前施厩肥4000千克,并掺入部分炉灰渣。深翻33厘米以上。耙平做畦。
2、繁殖方法。(l)种子繁殖:育苗定植法,4月上中旬播种,行距10厘米开沟撒种。覆土1.5—2厘米,压紧浇水。每亩播种量1.5— 2千克。约两周左右出苗。苗高10一12厘米时可按行距50厘米、株距27厘米定植到大田。 (2)扦插繁殖:雨季选生长旺盛健壮的枝条剪成20—25 厘米长的插条,每根插条必须有两个以上节。按行距35—50 厘米,株距20—27厘米挖穴。每穴插2—3个插条,斜插10余厘米,上面一节留一叶片。覆土压紧。如外运插条,则需剪成 33—45厘米长,以免两端干掉。
3、田间管理。(1)苗期需经常浇水,成活后少浇水,雨季注意排水。并及时清除杂草。 (2)定植或扦插的次年春天,每亩施土杂肥1500千克。苗高33厘米时搭架,搭架后不再进入地内。茎蔓过多要剪掉,去掉基部叶子。 (3)冬前割下茎藤后要培土越冬。 (4)病虫害防治。叶斑病:夏季多发,喷1:1:120波尔多液,每周一次,连续2—3次。根腐病:夏季根部腐烂,地上部枯萎死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部。蚜虫:防治方法同黄芪。 (5)收获加工。收获交藤:栽后第二年秋季落叶时,割下茎藤,除去细枝和残叶晒干即可。挖首乌:栽后第二年秋落叶后或次年春萌发之前采挖。必须深挖l米,挖出的块根去泥土晒干备用。
农e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