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增氧机,对虾误投氯氰菊酯(水产用)怎么处理或者再投放什么药可以化解
对虾误投氯氰菊酯(水产用)怎么处理或者再投放什么药可以化解
氯氰菊酯对虾是巨毒,只要达到一定浓度就可以造成虾死亡水产养殖增氧机。
如果已经出现死亡,那就没什么办法了,基本会死光的。
如果只是倒了一点点下去,那就是开增氧机后再换水,条件允许的情况可以使用点有机酸适当缓解下。
有人说用硫代硫酸钠可以解氯氰菊酯的毒,但是有报道称在菊酯类中毒情况下使用硫代硫酸钠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死亡。
谁会养海参呀?
中国通称的海参,包括所谓“海黄瓜”的全部动物或指干海参。狭义的仅指海参属。海参属是海参纲最大的属,包括120多种。 本品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海参属。
形态特征:
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 20个。触手坛囊发达。分布及生活环境:
中国仅南海产30多种,西沙群岛居多。 海参常见于热带、亚热带海洋,在印度——西太平洋区的珊瑚礁内栖息的种类特别多。有的裸露,有的隐藏,有的钻在沙内,有的种仅见于珊瑚礁内。摄食常有节律性。 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适应水温为0℃~28℃,盐度为28‰~31‰;水温高于20℃时夏眠;饵料以泥砂中的动植物碎屑和底栖硅藻为主;繁殖期在6~7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其它: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当海参遇到敌害进攻无法脱身时,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地从肛门抛向敌害。失去内脏后的海参,经过几个星期的生长,体内会重新长出内脏。
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肛门在后端,多偏于背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
围堰建池塘
根据刺参健康养殖课题要求,需投石围堰建塘,以 石组礁形式营造标准池塘80亩。 共投石1.8万m3,建成1处东西向、半纳潮型、进排水方便的刺参健康养殖试验 塘。为方便清池,塘内组礁为垄式,顺“韭”字形框架 投石,组礁宽2.5m,高1.2m,组礁垄长累计3580m。池塘西堰邻海,设有高低2个进排水闸门,低闸门清池排水用,其闸门基面与最低潮面持平。高闸门基部以半 潮潮面为难,可利用潮差向池内自然纳潮。高低2个闸门均可人工控制。除此外,邻海堰边特设进排水泵机组各 1套,以备急用。池塘建成后,在低潮时用低闸门将池塘水放出,余者水泵抽干,清除虾虎鱼、日本蟳、海星等刺 参的敌害生物。平整池底,亩撒70kg石灰粉消毒。1周 后,亩施发酵鸡粪1000kg,进水50cm,肥水60天,待水质稳定,池内底栖硅藻大量繁殖后,开始投放刺参苗o
苗种来源与投放
刺参苗种来源于自然采捕和人工培育,自然采捕苗种规格大小不均,一般为体长3~10cm。苗种投放前都 经过3~ 5天的暂养,分级筛选,剔出伤残参苗,迅速投入养殖池。人工培育苗种都经过中间培育,待刺参体长达5cm以上再投放池内。
饲养与管理
刺参苗种投放后进入饲养管理阶段,其主要工作是 做好饲料的投喂和日常水质的调控。
饵料投喂每隔2天定时向养殖池均匀投喂饲料,其中淀粉50%,海泥20%,鱼粉8%和海藻粉22%,饲料 搭配投喂量为海区刺参总量的10%左右。为保持水质稳 定、饵料丰富,在池内顺垄式人工礁打桩设筏架,养殖 海带和裙带菜,同时向池内移植大叶藻、鼠尾藻等藻类植物,为刺参健康养殖营造良好的栖息场所。
防病措施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每半月使用1次消毒药物,在低潮时全池泼洒,可起到好的防病效果。
水质调控为防止漂浮垃圾和漂浮油污随潮流进入池塘污染池水,在进水渠道设立3道浮筏式拦污防油网, 拦截漂浮垃圾和油污。技术人员每天坚持观察池内水质,高温期每隔7天定时进行1次水质化验。每逢低潮大雨 天气,及时启动水泵调水人池,严防池塘盐度降低,海水淡化。
控温、增氧 每年7月中旬~9月上旬,为龙口高温季节。养殖人员每天上午11:00~下午3:00,利用8马力渔船定时在池塘内高速航行冲浪,以利增氧、降温,防止刺参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农e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