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玉米被虫蛀,家里厨房出现六条腿嘴尖尖的小黑虫是什么虫子
米象甲
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成虫啮食谷粒粮库玉米被虫蛀,幼虫蛀食谷粒内部。危害米、稻、麦、玉米、高粱等。
[中文名] 米象
[方言]蛘子,米谷中的小黑甲虫 [rice weevil]
[学名] Sitophilus oryzae Linne
[ 目 ] 鞘翅目
[ 科 ] 象虫科
[寄主] 玉米、稻米、小麦、高粱、面粉、各种谷物。
[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贮存2—3年的陈粮,成虫啃食,幼虫蛀食谷粒。
[地理分布] 广布于全世界,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
米象
成虫体长2.4—2.9mm,宽0.9—1.5mm,体卵圆形,红褐至沥青色,背无光泽或略具光泽。头部刻点较明显,额前端扁平。喙基部较粗。触角着生于基部1/3—1/4处,顶端圆形。前胸长宽约相等,基部宽,向前缩窄,背面密布圆形刻点。小盾片心形,有宽纵沟。鞘翅肩明显,两侧平行;行纹略宽于行间,行纹刻点上各具1根直立鳞毛;每鞘翅基部和翅坡各有1椭圆形黄褐至红褐色斑。腿节棒状:胫节刻点与毛排列成纵列,端部有钩。雄虫阳茎背面无纵沟,雌虫“丫”形骨片两臂钝圆。本种与玉米象很相似,不同的是米象体瘦小,后翅骨片完全呈三角形,雄阳茎背面无纵沟,雌虫“丫”,形骨片两臂钝圆。而玉米象体较胖大,后翅骨化片呈菱角形,个别为长靴形,雄阳茎背面有2条纵沟,雌虫“丫”形骨
片的两臂端部尖锐。卵长椭圆形,长约0.65—0.7mm,宽约0.28—0.29mm,乳白色,半透明。幼虫头壳短卵形,头顶区较宽;内隆脊直,且两端等粗,近乎线状;唇基侧突较小,前端略尖;口上片侧隆线长,几乎伸达额区3、5刚毛间;上唇基近基部至近端处骨化程度深,呈折扇形;上唇杆棍棒状,中叶突出不明显。
体长2.3~4.5mm。本属有3种是世界各地共通的种类,其中玉米象(S. zeamais)和米象体色为褐色或黑褐色;翅鞘前後共有4块不明显的橙色斑,区分鉴定困难。谷象(S. granarius)体色则为单纯褐色或黑褐色。这3种微小的象鼻虫是贮粮谷物的大害虫,也就是俗称的「米虫」。有些地方也称为“铁鼓牛防治方法有清洁仓库、用磷化铝等药剂熏蒸。(1)清洁仓库,改善贮存条件,堵塞各种缝隙,改善贮粮条件,可减少为害。(2)改进贮藏技术,如在粮堆表面覆盖一层6—10cm厚的草木灰,用塑料膜或牛皮纸隔离;如已发生虫害,要先把表层粮取出去虫,使其与无虫粮分开,防止向深层扩展。必要时在入仓前暴晒也可达到防虫目的。(3)用药剂触杀和重蒸,每40kg粮食用粮虫净4—5g,防效可达85%,此外,用磷化铝38/m3,熏空仓,如系实仓10g/m3,闭熏4天后防效95%。(4)农户或小型粮库也可使用粮食防虫包装袋,
必要时用氰酸气、氯化苦、溴甲烷二氯乙烷等药熏蒸。
农e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