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技术,林蛙隔水炖需要多久
您说的是林蛙油吧林蛙养殖技术,林蛙油隔水炖半个小时即可
个人捕获野生动物要检疫后才能饲养
运输未经检疫的动物,司机也要受罚
《动物防疫法》确立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度。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
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已经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屠宰、经营、运输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该附有检疫证明。杨松琴介绍,该规定原来也只限于规章,现在则用法律条文明确了下来。同时,《动物防疫法》还对违反该规定的人给予了严厉地处罚。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并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对货主以外的承运人处运输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要立即报告
杨松琴介绍,《动物防疫法》规定,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隔离等相应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如果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将责令其进行改正,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单位将被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违法行为个人处500元以下罚款。
接到动物疫情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处理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上报。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
《动物防疫法》还规定,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与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一、产卵池和孵化池的建造
每亩温室需种蛙100对,每平方米放养种蛙10对,需建产卵池10平方米。池
深60厘米~80厘米,池底呈倾斜型,铺塑料布或水泥、石子打底。 四壁用砖、
石砌平,抹灰刷浆。水深15厘米~50厘米。如果为了管理方便,也可将产卵池、
孵化池建在一起,按每平方米放10团卵块计划, 设计出多个用塑料窗纱围严的
网箱,准备装卵块孵化。
二、饲养池和变态池的建筑
饲养池以饲养蝌蚪为主,按每平米放3000只蝌蚪,计算出池子面积, 水深
10厘米~50厘米。变态池以饲养变态蝌蚪为主,每平米2000只~2500只。 池底
中央建一锅底型水坑,坑深50厘米,四壁呈坡型,四角砌成半圆型, 不要出直
角,水深10厘米~50厘米。
无论建哪一种池子,都要留好进出水口,经常更换新水。 并在幼蛙出池前
将棚室南端罩上窗纱,以防外逃。
三、放养
幼蛙长成后,将陆续从池中跃出,开始几个月的陆地生活。 为方便管理,
每二至三间用窗纱隔成一个自然单位,也叫饲养圈。圈内种植牧草、 蔬菜或农
作物,起到遮荫作用。圈内堆几堆树叶,以利林蛙栖息。 有条件的个人可利用
室内原有水利设施,东西向埋一塑管,安装喷头,定时定量进行人工喷雾。
四、饲料
人工养殖林蛙,饲料主要以蚯蚓、黄粉虫、蝇蛆等为主要食物, 也可搞四
位一体种养结合的生态型农业。即靠温室一侧建一沼气池养猪, 厕所和进料口
相连。沼液浇葡萄和菜,沼渣育蚯蚓,蚯蚓喂林蛙,猪粪、人粪尿、 蛙池废水
进沼气池,沼气池上方还可立体养鸡,新鲜的鸡粪从网眼中掉下来, 供猪自由
采食,这样一条生物链即可解决林蛙饲料。夏、 秋季每圈内安一黑光灯诱虫,
每晚八点开灯,次日四点关灯。
五、冬眠
室内饲养林蛙比陆地原始生活的林蛙晚冬眠30天以上,因此, 其体重及肉
质都要比原始生活的强。立冬扣膜、盖草苫。最初几天,一块揭一块, 逐渐降
低温度。当10℃时林蛙就要陆续返回池内,并在池中跃进跃出, 进行冬眠前的
锻炼。6℃时呈冬眠状态,此时池中堆厚达20厘米的树叶,以便林蛙栖息。
冬眠形式多种多样,房屋、菜窖等都可以。
农e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