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价格走势,今年新小麦价格预计低不了!为啥?那玉米呢?
今年新小麦价格预计低不了!为啥?那玉米呢?
原创出品小麦价格走势,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今年小麦的行情可谓劲猛,虽然前段时间一度震荡下跌,但是没跌多久,便再次强势上涨。
尤其在国储小麦停拍后,小麦的涨势更是强劲。
一方面,国储小麦停拍加剧了市场对小麦后续行情看涨的情绪,毕竟去年麦收时遇雨,造成了质量分化,而当前小麦余粮越来越少,看涨情绪转浓。
另一方面,去年小麦作为玉米替代消耗了不少,而今年明显已不具备替代的条件,所以要防止小麦再次进入替代,其价格必然要高于玉米才行。
不过,今年的小麦显然并不是只受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今年的情况要更加复杂:
1、国际大行情的走高
全球粮价走高并不是刚刚发生的,早在2020年疫情刚刚爆发时,粮价就出现了上涨。
一直延续到2021年,不断涨破新的高位。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当前全球粮食市场正面临“3大风险”,全球粮食危机正不断加剧。
第一个风险就是供给下降,包括受天气影响及俄乌冲突影响导致的绝对产量下降;
第二是运输成本增加,包括全球供需格局改变以及油价高企,增加了运输成本;
第三则是各国加大粮食储备,收紧出口,使得实质有效供给下降。
而在众多谷物中,风险最大的就是小麦。
一方面,俄乌的小麦产量以及出口量在全球占比很大,几乎占到了接近1/3的比例,这么多小麦一旦受影响发生波动,小麦市场必然动荡。
而且美国受天气影响,小麦的优良率等也出现下降。
另一方面,小麦是口粮,口粮一旦发生波动其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大。
例如,埃及的小麦库存已经紧张,而4月17日,哈萨克斯坦宣布至6月15日前,将严格实施该国小麦的出口配额,以保障本国供给。
2、化肥价格走高,种植成本上升
化肥价格走高也是全球问题,各国农民都压力山大,而相对大豆来说,玉米和小麦的用肥都不算少,这也意味着小麦的种植成本也被大幅拉高。
并且我们之前分析过,化肥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而当前正值春耕,需求正旺,所以化肥大幅降价的概率并不高,基本仍会在高位运行。
玉米虽然存在天然的产需缺口,但小麦是主粮,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稳口粮必然是我们首要的重中之重。
3、国内小麦长势未定
受去年秋汛影响,5个主产省出现冬小麦晚播的现象,并且长势一度偏弱。
而近期,据官方报道,条锈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等麦区扩展较快,蚜虫在江淮和黄淮地区也发展迅速,赤霉病随着小麦自南往北陆续抽穗扬花即将进入发生流行盛期。
预计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达5.9亿亩次,这也使得小麦压力进一步增大。
另一方面,小麦虽然退出了替代,但是下游面粉消费有所增长。
受疫情影响,多数家庭开始适当储备一些粮油物资,其中就包括面粉等。
当前距离新小麦上市越来越近,而陈小麦价格一直在高位震荡,对新小麦的行情也起到了一定的拉升作用。
再加上全球小麦市场的动荡以及种植成本走高,预计今年新小麦的价格并不会低。
而小麦虽然退出替代,但是小麦的价格对于玉米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性。
所以,从小麦的走势也可以对未来的玉米行情略观一二。
首先,小麦和玉米面临的相同问题是全球粮价的走高以及种植成本高企,单是这两个因素就已然推升了整体的底部价格。
而不同的是,当前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仍在存疑:
一方面是虽然玉米缺口存在,但去年我们的进口玉米以及高粱、木薯粉等替代品进口数量也都出现了大幅增长,再加上陈稻谷库存高企,所以玉米的替代上未必缺失;
另一方面,生猪养殖什么时候回暖尚是未知,但产能去化缓慢,且市场消费低迷,大概率会延缓回暖的时间,而且即便回暖,可能也只在接近成本线的位置波动。
这意味着需求虽然存在,但却不强劲,这可能对玉米的涨势有较大影响。
所以,总体来看,小麦的涨势相对强势,而玉米可能更多的是温和震荡上涨。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农e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